安徽师范大学必赢76net线路官网青年教师王真军联合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南通大学等多家单位在石笋古气候研究上取得最新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 “Monsoon and hydroclimate evolution during Heinrich Stadial 3 as revealed by stalagmite from Central China" 为题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上发表。王真军博士为第一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陈仕涛教授和汪永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地旅学院吴立教授为论文共同作者。
本研究基于生长于37.11-16.40 ka BP的湖北永兴洞的高分辨石笋(YX350) δ18O和δ13C记录,研究发现石笋YX350 δ18O记录的HS3持续时间(30.64 - 29.14 ka BP)与东亚夏季风区已发表的洞穴记录(30.78-28.74 ka BP)基本一致,其转型过程呈现缓慢的变化特征,这种缓慢的转型特征更类似于低纬和南半球的变化,不同于格陵兰冰芯记录的突变。此外,石笋的δ13C在HS3期间相对偏轻,指示该时期区域水文条件并未出现显著恶化。已有研究表明,来自哈德逊海峡(Hudson Strait)的超过2.5 sv (1 Sv = 106 m3/s)的融水携带着冰山,在南下的拉布拉多洋流的作用下,直接进入副热带北大西洋,绕过了北大西洋深水形成区和 “Ruddiment带”(40°-55°N)。因此,该融水事件对低纬度地区的影响相对有限,长江流域的区域水文和生态状况没有出现显著恶化。
本文为多校联合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和青年项目(41931178,42072207,42202213,42207505)、安徽省十四五重点项目子课题(2022BFAFZ01365)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30707)等项目的共同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loplacha.2025.104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