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讯 唐丹丹)为积极响应学校525心理健康活动,2025年5月16日上午,2023级地理信息科学1班在行知楼4号楼304教室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由辅导员吴楠和班长唐丹丹策划,心理委员傅亚欣主讲,帮助同学们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大学生心理现状:多元挑战下的成长困境
班会伊始,傅亚欣深入分析了大学生面临的心理现状。从生活、人际交往、学业、恋爱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环境适应困难、社交忧虑、学习焦虑和恋爱苦闷等。同时,从社会、家庭、环境、感情等维度,探讨了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发因素,包括就业压力、家庭教养方式、抗挫折能力不足等,让同学们对自身心理状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心理健康表现:积极状态与亚健康信号
傅亚欣详细列举了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智力正常、意志品质坚强、人际关系和谐、情绪体验健康、热爱生活等,引导同学们对照标准,审视自身心理状态。同时,指出心理亚健康的常见表现,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提醒同学们关注自身心理变化,及时调整状态。傅亚欣强调,心理健康对人际关系和职业生涯至关重要,呼吁同学们重视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维护:实用策略助力心理成长
针对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傅亚欣提出了一系列实用建议。在改善自我概念方面,建议同学们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正确认识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在树立正确压力观方面,鼓励同学们积极面对压力,寻找合适的处理和沟通方式,释放压力,保持良好心态。在积极自我暗示方面,傅亚欣介绍了自我暗示的作用机制,建议同学们运用积极的语言进行自我激励,如 “我可以”“没关系”“再努力”,增强自信心和行动力。

本次主题班会内容丰富、案例生动,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心理成长之旅。通过本次会议,同学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有助于他们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中的挑战,拥抱美好的未来。